显微镜需要定期保养吗?
显微镜是由精密的机械和光学镜头组成的,一定要定期做保养,若镜头有尘埃、细菌、杂质的出现,会使使用者在观察时产生误判,尤其是实验室、机关、研究院、学校单位等,多人共用一部显微镜,机器上滋生许多细菌或灰尘,显微镜就成了传染疾病的媒介! 还有霉菌也是显微镜在保存上的一大敌人,放置的环境需保持乾燥,才能够避免镜筒内的折光镜片长霉,轻微的发霉状况还可自行用清洁工具吹球、毛刷、擦拭棒、竹拭镜纸或棉花、酒精…等专业工具清除,但如果是严重的发霉状况,就可能让镜片被镀膜侵蚀,显微镜内部的镜片由于不便擦拭,潮湿对于显微镜危害很大,机械零件受潮后容易生鏽必须送回显微镜原厂处理,形况严重的状况则无法修復,在存放显微镜时,除了要选择乾燥的房间或是防潮柜内,存放地点也应离牆、离地、远离湿源的保存环境。
显微镜多久需要做一次保养?
显微镜的保养时间通常可分为三个月、 六个月、 一年一次等,显微镜经常使用,建议三个月定期保养一次,当显微镜不用时以防尘罩罩好,以避免灰尘汙染接目镜、接物镜、聚光镜、视野透镜、滤片等,若有尘垢附着,以拭镜纸沾取95﹪以上纯酒精轻拭乾淨即可。(如实验室内有开UV灯,建议要使用抗UV防尘罩、避免接目镜、接物镜、镜片等照UV灯照太久后产生变质!)
原文网址: https://www.lin.com.tw/home/news_details.php?news_ID=130
显微镜长时间不使用时,只要套上防尘套就可以了吗?
显微镜应注意防尘、防潮和防霉,不用时应盖上防尘套以避免灰尘汙染接目镜、接物镜、聚光镜、视野透镜、滤片等,但防潮套只能减少落尘附着,并无法阻挡湿气,只要环境的相对湿度高于60%,显微镜就很容易发霉,最好的方式还是放到电子防潮箱内保存。
显微镜发霉时该怎麽处理?会有什麽影响吗?
发霉的显微镜如果没有即时处理,镜片的镀膜就很有可能受到霉菌侵蚀,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坏,发霉的位置若正好处于成像面,那麽显微镜影像就会出现髒汙点,阻碍影像观察的判断。
显微镜每天都有在使用,无使用时套上防尘套,就算保存良好?
发霉与使用频率没有关係,因为显微镜内部有许多固定镜组是不会移动的,若放置环境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加上光源的发热加温,等于是霉菌孳生最好的温床,很容易造成显微镜内部零件发霉。
如何能确保显微镜的效能呢?
显微镜平常必须放在乾燥的环境使用防潮箱或是除湿机及搭配防尘套使用,配合使用频率适时的保养,可有效的延长镜头及镜片的使用年限。
显微镜的湿度保存建议范围? 如何挑选适合显微镜的电子防潮箱?
显微镜最适合的相对湿度保存范围是35-45%RH。
防潮箱如何挑选简单2步骤
步骤1 挑选适当的尺寸: 评估需要放置几座显微镜,显微镜的的尺寸长、宽、高(单目/双目) ,以及摆放房间的空间限制,预留空间未来增加显微镜数量位置。
步骤2 选择除湿效能: 博士门的电子防潮箱都可以让使用者自设定控湿的数值,几乎所有的机型都适合存放显微镜,在同样尺寸的防潮箱有分成三个系列,差别就在于除湿的时间/精准度与机器设定方式的不同。可以依据显微镜的使用频率和预算来选择即可。